專業專注于企業價值恢復與再造
發布日期 : 2021-07-10 信息來源 :
重回“英雄城市”武漢,讓我倍感振奮,現在的湖北和武漢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疫后重振的風向標,投資興業的新風口——九省通衢復產復興,新興經濟蓬勃振翅。
我非常榮幸受聘擔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特邀咨詢顧問”,從王忠林省長手中接過聘書,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將認真履行職責,發揮并購公會金融資源和專業服務優勢,主動幫助企業發展,多拿解決問題的方案。
全聯并購公會和湖北有著難得的緣分,在湖北英勇抗擊疫情和全力復工復產的過程中,我們組織動員理事單位和會員企業捐款近7.64億元,捐贈醫療等各類物資價值6381萬余元;協辦“德勝門大講堂”,在線啟動全聯并購公會“資智援鄂”項目,直播人次突破110萬;攜手網易財經主辦兩場“資智援鄂 民企在行動”路演,遴選9家湖北企業亮相,吸引37萬人次收看……此外,全聯并購公會被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商會組織,包括武漢股交中心在內12家公會理事單位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民營企業。
近年來,湖北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工商聯的統一部署下,全聯并購公會積極參加“知名民企湖北行”活動,持續推進“資智援鄂”項目。可以說,全聯并購公會正集全體理事會員和并購行業之力,積極賦能助力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年多來,我們著力推進的三項重點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第一,深入基層一線,解決實際問題。在先后十多次到湖北調研、深入基層一線企業的基礎上,全聯并購公會形成了“并購賦能,聚焦湖北激光產業整合;金融服務,幫助湖北科技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
第二,精準結對幫扶,助力鄉村振興。按照全國工商聯“萬企興萬村”和“我為群眾辦實事”部署,精準幫扶,支持會員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確定了湖北興山縣古洞村作為鄉村振興幫扶點。
第三,搭建并購平臺,建立長效機制。全聯并購公會在全國工商聯會員部的指導下,在湖北省工商聯的支持下,正推動成立湖北省并購公會,希望為湖北企業和創投機構、交易所、中介機構實現多方聯動打造資源交流平臺,推動湖北產業資源優化整合、轉型升級,助力區域實體經濟突破性發展壯大。
去年以來,湖北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之一,這已經是第六次。這一年,我見證了湖北經濟從復蘇到提檔加速。如果說去年我們新希望集團來湖北投資,主要是響應黨中央“搭把手、拉一把”的號召,那今年在此基礎上,希望在湖北加快“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新布局中找到新機會。
去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行服務企業和群眾“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和利好。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武漢特別峰會上,我們決定在武漢建一個冷鏈企業。我剛談了這個設想不到5分鐘,武漢東西湖區委書記就來找我,要和我加微信落實此事,另外兩個區的領導也提出來,說“假如那邊沒談妥,就到我這來”。正是這樣甘做“店小二”的精神,讓我每次來湖北都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
去年8月份,全國工商聯知名企業委員會的企業參加“知名民企湖北行”實地考察。那時,我是全國工商聯知名企業委員會的輪值主席,也是亞布力論壇的輪值主席,我號召全國工商聯知名企業委員會的企業和亞布力論壇的企業家一起來,兩天時間,30多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額超過1100億元。10個多月過去了,當時的簽約項目都在快速推進中。
在這個過程中,新希望結合自己的產業優勢積極參與到湖北建設中。我們與湖北省發改委、十堰市政府、武漢市江岸區政府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未來3年內在湖北投資約200億元,用于生豬養殖、城市建設、環保等項目;新增4000個就業崗位,并通過產業上下游拉動2萬人以上就業。此外,我們還決定把新希望的華中區域總部落戶在武漢。
目前,這些項目都在有序推進。已完成的投資超過100億元;華中區域總部的地塊已經批下來,正在設計建設方案;11個養豬產業、飼料產業項目在建;有3個在武漢的城市建設項目已經開工;旗下的興源環境圍繞長江大保護在湖北多地展開城鄉污水治理、生態環境修復、景觀提升等項目的投資、建設或運營;冷鏈物流基地也在推進中。未來,我們將在國家戰略新藍圖下,繼續配合湖北發展,貢獻一份新希望的力量。
去年5月30日,全國工商聯、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光彩會共同主辦首屆“全國知名民企湖北行”線上和實地行活動,助力湖北疫后重振、脫貧攻堅。全國民營企業家用真金白銀為湖北加油鼓勁,為湖北匯聚了重振的士氣、人氣和煙火氣!今天,全國工商聯又帶領企業家朋友來到湖北武漢,用項目、用投資表達對湖北的信心和支持。作為湖北人,十分感謝大家。
當前,湖北被賦予“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目標定位,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新沿海”。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行“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精神”,營商環境和政府服務意識得到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各級政府既是開拓創新的“企業家”,又當貼心服務的“店小二”,抓投資、搶項目、推進落地一條龍;各個職能部門輪流跟企業直接對話,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點、痛點,讓企業發展更加安心、放心。
前不久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公布,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主要是三點,一是老齡化速度,二是生育率下降,三是人口往大城市聚集。大城市中深圳增加712萬排名第一,武漢增長254萬排第九。
在我看來,未來人口將成為最核心的資源、最大的財富。武漢1232萬人中,約1/10是在校大學生,今年32.7萬畢業生中,有62.1%有意向留在武漢發展。
從1998年開始,泰康已經在湖北深耕了23年,是除北京外布局最全、投資最多的地方。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湖北投資了600多億元,下一步,我們計劃在武漢再投500億元,打造泰康科技和大健康總部,全力支持湖北和武漢經濟社會發展。
相信在民營企業家的支持和建設下,湖北一定會加速實現“建成支點、走在前列、再譜新篇”的目標定位,成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龍頭”。
近年來,湖北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店小二”精神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作為企業家我倍感溫暖,切實感受到企業在湖北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
龍湖集團創建于1993年,業務目前布局全國60余個城市,涵蓋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租賃住房、智慧服務、房屋租售、房屋裝修六大主航道業務,并積極試水養老、產城、物流等創新領域。我們堅持有質量發展的經營理念,是唯一一家保持“三條紅線”全位于綠檔的中國民營房企。
在戰略篤定、穩步發展的過程中,龍湖集團始終不忘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龍湖集團第一時間捐贈現金及在全球緊急采購醫療物資,是第一批通過海關綠色通道捐贈海外醫療物資到武漢的企業。龍湖商業對旗下所有商戶實行3個月租金減半,惠及4500家合作品牌;冠寓嚴守武漢防疫一線,為醫務工作者、抗疫志愿者提供房源,為租戶減免租金,開業門店無一例確診或疑似病例,打造了一座座“安全島”。
疫情緩和后,龍湖集團積極響應湖北省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的號召,助力疫后重振,積極參與到武漢重大項目的建設運營:在去年3月31日和5月19日,龍湖投資武漢市武昌區兩個大型招商項目,總投資超150億元;在今年6月19日,龍湖集團在武漢總投資50億元打造的首座天街“江宸天街”隆重開業,預計年客流2000萬人次,年銷售20億元,帶動近萬人就業。未來幾年內,龍湖計劃每年在武漢開業一家“天街”。龍湖武漢冠寓目前獲取集中式管理公寓11000間,總投資近11億元,其中“人才房”近5000間,為武漢吸引人才持續發力。
未來,龍湖將繼續秉承“空間即服務”戰略,結合城市發展的方向,發揮在TOD開發、租賃住房和城市綜合運營服務等能力,深度參與城市空間的構建與服務,繼續加大投資,扎根武漢,深耕湖北,為湖北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去年8月,我參加了全國知名民企湖北行活動,很榮幸能夠參加今年的活動。一年來,湖北的營商環境給了我特別大的感觸。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湖北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財稅支持17條”“支持中小微企業18條”“促進經濟社會發展30條”等政策措施。湖北各地各部門傾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以“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為標準,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幫助企業穩預期、強信心、快發展。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湖北是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省份之一,是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
我們正邦集團2009年落戶湖北后,投資農業、服務農民,打造從田頭到餐桌的農牧全產業鏈。一是直接設立公司。已在大悟、紅安、沙洋、云夢、蘄春、利川等20余個縣(市、區)設立了20家公司,投資100億元建成項目58個。二是合作帶動發展。設立“公司+農戶/貧困戶”模式農民養殖服務部36個。三是聯合穩產保供。幫助受非洲豬瘟影響的30多家空欄生豬養殖場復產。引導社會資本投資30億元“代建”共同發展生豬養殖。四是聚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針對性地開展穩崗、擴就業工作,疫情期間湖北6000名正邦集團員工一個沒裁,工資一分沒少。五是擔當社會責任。積極參加光彩事業湖北行、知名民企湖北行等活動,捐款捐物1000余萬元。截至目前,正邦在湖北已完成投資200億元,實現年產值200億元,生豬產能600萬頭,飼料產能200萬噸,提供就業崗位10000余個,帶動農戶5000余戶,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我們將武漢、孝感、黃岡、荊門、恩施、襄陽、隨州、咸寧等地市列為重點發展區域,深耕細作荊楚大地,打造正邦“湖北樣板”。湖北農業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為助力湖北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正邦集團規劃實施“百千萬工程”,即新增投資330億元,實現年出欄生豬1000萬頭、供應無抗安全豬肉100萬噸,包括高效種豬育種、生態智慧養殖、生物飼料加工、有機肥加工以及生豬屠宰加工等在內的全產業鏈項目。